北京地鐵既有線變形縫滲漏水病害治理
對現場進行勘察,結合周邊環(huán)境對基坑滲漏水進行分析,原因如下:
1、現場觀察發(fā)現,隧道結構內裂隙較多,前期治理未有效解決,使得排水溝內積水仍持續(xù)通過裂縫匯集到轉轍機坑內,形成積水。
2、現場隧道結構裂縫及變形縫滲水嚴重,會造成道床下方及排水溝內存有大量積水,這些積水可通過基坑底板裂縫滲入轉轍機基坑。
本方案本著經濟、實用、耐久的目標,結合現場勘查情況以及相關要求,編制以下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。轉轍機基坑滲漏水治理關鍵技術步序如圖2-1所示。
圖2-1 轉轍機基坑滲漏治理技術
一、注漿止水及結構補強
1、首先采用水泥基灌漿料對道床底部空隙填充;
2、再采用改性環(huán)氧樹脂對轉轍機基坑底板裂縫及局部孔隙進行封閉。
3、通過兩次注漿,在轉轍機基坑底部形成新的防水層,既起到止水的作用,又起到加固轉轍機基坑及道床作用。
二、基坑內陰角防水加固
陰角位置為變截面處,澆筑時易產生裂縫,進而形成滲水通道。為此,在基坑內陰角位置開“U”型槽,使用環(huán)氧樹脂膠泥填充,加強該位置的防水能力。
三、基坑內表面施做防水面層
施工結束后,為進一步增加防水儲備,同時能對基坑底板混凝土起到保護做用,同時還能美化外觀,在基坑內表面涂刷一層環(huán)氧膠泥。
本次轉轍機基坑滲漏水治理采用“水泥基灌漿料+改性環(huán)氧樹脂灌漿”+“改性環(huán)氧膠泥陰角加固及表面處理”的方案,治理流程見圖4-1所示。
圖4-1 轉轍機基坑滲漏水綜合治理方案
(1)清理基坑內積水及雜物:轉轍機基坑滲漏水治理前,應先清理干凈基坑,清除積水及坑內沉積的雜物,為后續(xù)施工提供必要的作業(yè)環(huán)境;
(2)打磨基坑內混凝土基面,尋找具體滲水位置:基坑內表面混凝土受到積水的侵蝕,強度低,應將其進行打磨,露出未受侵蝕的混凝土基面,方便作業(yè)人員識別具體的滲水位置,當無明顯出水點時,應通過撒水泥干粉查找出水點,并做好標記;
(3)基坑內及周圍道床下方灌注水泥灌漿料:在滲水點處、基坑內和基坑周圍道床上鉆孔,灌注水泥基灌漿料,填充既有道床結構的脫空并對道床結構予以補強;
(4)采用改性環(huán)氧樹脂進行補漿:改性環(huán)氧樹脂可注性好,與混凝土基面粘結性好,可有效的封閉道床下方細小孔隙,對道床進行加固;
(5)基坑內陰陽角開槽,表面加固:在基坑內陰角位置開槽,用環(huán)氧膠泥嵌縫,隨后將基坑內表面全部填鋪環(huán)氧膠泥,施做防水面層。